今天李老師和大家分享一則民間故事,講述的是一位盲人提燈的故事。當初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,得到了非常大的啟發(fā),讓我明白了其中做人的道理。希望閱讀本文的你,也可以有所收獲。
一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時,總是手提一盞明亮的燈籠。別人總覺得很奇怪,不時發(fā)出風言風語,有人說他是癡呆癥患者,也有人責怪他說:“你自己是個盲人,眼睛已看不見,白天黑夜不是一個樣嗎?何必多此一舉?”后來,盲人終于道出了心聲:“我黑夜提燈籠不是照明自己而是照亮別人,讓別人容易看到我,不會撞倒我。這樣,我既保護了自己又保護了別人。”
故事講完了,很短。你能看出做人的道理嗎,讓我來揭曉答案。
答案就是人心的維度。
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,一顆心。眼睛是看的,心是體驗和感受的。當眼睛看見了客觀的事物,心就就會有自己的理解。
比如在網(wǎng)絡上出現(xiàn)了關于盲人提燈的歇后語
盲人提燈籠多此一舉
盲人提燈籠白費啦(蠟)
盲人提燈籠照人不照己
盲人提燈籠為他人服務
這四個歇后語,我們分析一下,這些話的意思,看看他們是用怎么樣的思維模式去做人的。
多此一舉
說這樣話的人,說話不經(jīng)大腦,做人看的層面低,只考慮到盲人看不見,用不上燈籠。而且從他的嘴里說出多此一舉,會給盲人一種感覺,好像是對盲人提燈籠的一種嘲諷。
白費啦(蠟)
說這樣話的人,和說多此一舉的人在做人的層面上差不多,唯獨多了一份好心,關心盲人的經(jīng)濟情況,本身就是盲人了,看不見東西,點蠟,也沒有用處,也會造成一種浪費,蠟燭也是錢啊。而且用手提燈籠也是力氣活啊,不光費蠟,還費力氣。
照人不照己
說這樣話的人,看事情客觀,說出了事物客觀存在的事情,沒有加以揣摩,在社會中,這樣的人屬于直腸子,沒有心眼。和別人說話,往往是都是好心,有的時候好心辦好事,有的時候好心辦壞事。
為他人服務
是一種利他的心態(tài),讓別人好,因為別人晚上走夜路,需要燈光。同時也是讓自己好,因為別人看見了燈光,就看見了這個盲人,就不會發(fā)生碰撞。
這點的不是一盞燈,而是每個人身體里面深藏的心燈。心燈亮,則助人,助人就是助己。
做人,不是自己好,而是你好他也毫,做人不是自己贏,而是雙贏,只有心中常換位思考,才能有幸福快樂。
轉載:http://wxzxw.cn/zixun_detail/29579.html